课件编号14948575

10-2 归去来兮辞-高二语文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3674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PPT,必修,选择性,统编,38张
  • cover
(课件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和“辞”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重点) 02 深刻体味作者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情感,品读其人生追求。(难点) 03 01 背诵全文。 04 新课导入 宋代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代李格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宋代陈知柔:盖其词高甚,晋宋以下,欲追蹑之不能。 清代刘熙载:屈子辞,雷填、风飒之首;陶公辞,木荣、泉流之趣。虽有一激一平之别,其为独往独来则一也。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名潜,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后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整体感知 解 题 归 去 来 兮 辞 回去 助词,无义 语气词 文体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回去吧”“回去啊”之类。 辞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特点: ①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读后稍作停顿。 ②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③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序 “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写作的缘起。(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读文正音 轻飏yáng 熹微 xī 乃瞻zhān衡宇 载欣载奔zài 眄 miàn 流憩qì 出岫xiù 景翳翳 yì 盘桓huán 乐琴书lè 西畴 chóu 棹孤舟 zhào 窈窕yǎotiǎo 曷不 hé 耘耔yún zǐ 东皋gāo 乘化chéng 梳理关键 朗读赏析,归纳段意。 第一段:辞官归途 第二段:归家之乐 第三段:田园之乐 第四段:归去之悟 深入探究 小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