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49139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 2022— 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摸底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142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测试,答案,PDF,试题,历史
    尧都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摸底测试七年级试题(卷) 历      史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 片。 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    ) A. 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 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 已经学会使用“火” 2. 下面为黄河流域某地的“考古档案”,从中可知该地远古居民(    ) 考古档案 ◆出土的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棒等 ◆出土的农作物有粟、高粱、大豆等 A. 使用打制石器 B. 使用人工取火 C. 以狩猎和捕鱼为生,过着定居生活 D.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3.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 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 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 A. 夏朝 B. 商朗 C. 西周 D. 东周 4.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青铜农具    ②石砖    ③铁制农具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 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 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为(    ) A. 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B. 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C. 王室开始衰微,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 D. 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了普遍使用与推广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 共6 页) 6.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下列各项不属于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的是(    ) A. 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B. 秦国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C. 秦王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D. 秦王接受了儒家大一统思想 7. 天下初定,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又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高祖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 A. 以法治国 B. 以礼治国 C. 无为而治 D. 楚汉之争 8.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蔡侯纸。”据此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    ) A. 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 B. 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C. 当时已传到世界各地 D. 主要使用丝帛为原料 9. “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 ……你为干戈而来,为凿空西域而来,匈奴 虏你十年,你……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材料中的“你”是(    ) A. 甘英 B. 班超 C. 班勇 D. 张骞 10. 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下列有关丝绸之路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地区———大秦 B.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 C. 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地区———大秦 D. 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大秦 11.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 年代尺,其中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公元前 2 世纪初 B. 公元前 2 世纪末C. 公元前 3 世纪初 D. 公元前 3 世纪末 12. 汉朝是继秦朝以后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汉朝历史上出现过两个治世局面,分别是 (    ) ①“文景之治” ②“光武中兴”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之治” A. ②③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