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88775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455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答案,练习,13章
  • cover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一、单选题 1.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措施的是(  ) A.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 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 2.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的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以下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A.开车接送上下学 B.少使用一次性水杯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D.垃圾分类回收 3.“碳中和”是实现全球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B.分类处理垃圾 C.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24小时开空调 4.《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5.在“我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言”的活动中,小明提出了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C.大力引进外来生物 D.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6.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氮气 7.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发展火力发电项目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大量焚烧作物秸秆 D.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准备结合我市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调查我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下列拟定的调查计划不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范畴的是( ) A.调查我市湿地的基本状况 B.分析我市河流污染的原因 C.调查我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 D.调查我市学生身高低的原因 9.假如未来的你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脱离了生物圈的你们必须要带上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 括( ) A.宠物猫.电脑.收音机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氧气袋.矿泉水.食物 D.驱蚊灯.盆花.照相机 10.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C.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11.“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这项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这项成果有利于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C.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D.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填空题 13.日本的水俣病与_____有关,痛痛病与_____有关。 14.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_____污染。 15.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_____,它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它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小燃烧_____、_____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16.为了保护_____,为了人类的_____,必须控制_____。我国是世界_____人口大国。 三、综合题 17.“两会”期间,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