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18258

7.1 酸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4-06-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70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下册,九年级,教版,学年,2022-2023,答案
  • cover
7.1 酸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向含有一定量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0a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B.ab段反应产生了蓝色沉淀 C.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D.c点溶液呈中性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AlCl3 B.ZnSO4 C.FeCl3 D.MgSO4 3.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残留的白色固体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固体 C.探究铁生锈条件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放左盘 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且无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溶液 D.澄清石灰水 6.下列有关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的溶质是一种气体 B.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烟 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D.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先增大后减小 7.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AgNO3→HNO3 B.Ba(OH)2→BaCl2 C.Fe2O3→Fe D.Al→AlCl3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 无色酚酞溶液 浓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 饱和蔗糖溶液 浓硫酸 有晶体析出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蓝色沉淀出现 A.A B.B C.C D.D 9.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先关掉气瓶的阀门并开窗通风,才开灯检查 B.烧碱溶液不小心溅入眼睛,应该用稀盐酸溶液冲洗 C.在实验室不小心碰倒酒精灯后酒精燃烧起来,应该用湿布盖灭 D.发生火灾时被困火灾区,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着地面逃离 10.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读出液体的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移走蒸发皿 11.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溶剂的质量都变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会逐渐减小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为保持腊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亚硝酸钠 二、填空题 13.同学们在探究物质的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i) 分别向盛有NaOH溶液、KOH溶液的A,B两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 两支试管均有   沉淀生成 不同的碱溶液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所以不同的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ii)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稀   和浓   于白纸A,B上,片刻. 白纸A没明显现象;白纸B变黑(生成了炭) 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性质不完全相同 (iii)另一个同学利用铜丝、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等三种药品以及试管,完成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将相应内容填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4.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除去,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5.根据下列实验回答: ①图A中的操作错误是   . ②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会使结果偏低,改进的措施是   . 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