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讲学案(含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Section A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拉瓦锡测定空气含量的测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空气的成分是单一的。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1. 实验一 (1)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 12 天; (2)实验现象: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减小约 1/5; (3)实验原理: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4)实验结论:拉瓦锡研究剩余 4/5 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些气体全部是氮气(化学符号 N2)。 2. 实验二 (1)实验步骤:将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加热;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物质; (3)实验原理: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4)实验结论: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汞和氧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所减少的体积。 3. 结论: 把实验二得到的氧气加到实验一中剩余 4/5 体积的气体中,得到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因此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4. 实验缺点: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且汞有毒。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小颗粒,使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2. 实验装置 (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乳胶管、止水夹、烧杯、酒精灯。 (2)药品:红磷、水。 (3)装置图如下: 3. 实验步骤 (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把液面以上容积分为 5 等份,做上记号,如图 1; (2)连接相应装置,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装有红磷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燃烧,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4.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最后熄灭),放热;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 1/5。 5. 实验结论: (1)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3)燃烧匙内剩余的红磷不再燃烧,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不能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6. 实验注意事项 (1)药品选择 ①药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只能与氧气反应,反应剧烈程度要适中; ②药品燃烧后的生成物在常温时为固体或液态,不能为气体,且所占空气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③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木炭、硫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而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2)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迅速降温,吸收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要求红磷必须过量,因为只有红磷过量时才能保证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完。 三、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在 19 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如图: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3)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也有可能不同。 典例精练 1.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旅客乘车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