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40629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38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元代所建的居庸关云台存留着用梵文、汉文、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西夏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敦煌莫高窟也保存着上述六种文字的元代“六字真言”碑。到了清代,汉、满、蒙文合壁碑刻更是比比皆是。今天,中国的人民币上也使用了汉、蒙、藏、维、壮等多种文字。中国多种文字并存的现象说明( ) 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与民族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 ②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中华各民族能和谐相处,各民族文化能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都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无数中外游客,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人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3.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以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讲仁爱、重民本 ②见义勇为、敬业乐群 ③守诚信、崇正义 ④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中国共产党善于通过古为今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创造和积累的诸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等国家治理经验和智慧,为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原料。这表明( ) ①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契合性 ③马克思主义源自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上述观点( ) ①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进行了辩证性批判 ②主张要全面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③忽视了发展教育应立足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没有正确把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实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开展甲骨文研究,多学科联合攻关。一批甲骨文书法和实物走出象牙塔,兴起了民间破译甲骨文的热潮。推动甲骨文研究旨在( ) ①追寻文化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②沿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③促进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必要支撑 ④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新华字典》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扫盲、普及全面教育,到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际交往,这本小字典发挥了大作用。小字典( ) ①反映时代要求,支撑时代的发展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人们文明素养 ③助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创新文化传播规律,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