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雕塑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 17.雕塑之美 单元 第十七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 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从本课前后知识的联系来看,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生已欣赏过中西方绘画作品、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创意设计作品等,对世界文化遗产、美术各门类型式、优秀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家均有所了解和感悟。学习《雕塑之美》一课,无疑在学生的头脑中又增加了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深刻了解,再一次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带来震撼和享受。 核心素养目 标 1.艺术表现: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了解现代雕塑的突破与创新,初步认识著名雕塑家。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能力。2.创意实践: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之美。3.审美感知: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感受作品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4.文化理解:了解雕塑文化知道雕塑的种类等知识,感受雕塑艺术的美感,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重点 欣赏体会雕塑之美。 难点 理解古今中外著名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观看视频:说一说,这段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你能学着表演出来吗?这段视频表现了放飞和平鸽、祈求和平的情景。思考: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这美好的精彩瞬间留下来?分别欣赏:摄影的美、艺术的美、雕塑的美板书课题:17.雕塑之美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思考回答 感受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与艺术的魅力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1.引导启发说一说:你见过或者家乡的雕塑作品,简单介绍给同学们吧!边欣赏作品边回答。潘鹤、梁明诚 1976年雕塑大刀进行曲2.认识雕塑:说一说,雕塑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雕塑?雕塑的作用:美化生活、装饰点缀、鼓舞人心。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黏土、胶泥等)、可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3. 认识雕塑分类:说一说,两幅雕塑有什么不同?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圆雕是可供四面欣赏的雕塑。浮塑则是只能从一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透雕又称为镂空雕,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有单面浮雕和双面浮雕之分。4. 作品赏析中国雕塑:说一说,这幅作品属于圆雕还是浮雕?是什么材质的?欣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外景浮雕 岩石奉先寺,全称“大奉先寺”,乃龙门十寺之一。是唐代一所木构寺院,位于大卢舍那像龛之南。始建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毁于洪水。后与龙华寺合并,遗址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魏湾村北的一高台地上。位于西山南部,依据《华严经》雕凿,始雕年代说法不一,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不仅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更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欣赏奉先寺卢舍那佛头像(河南)唐代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