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77442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日期:2024-05-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852095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生活,必修,人教,政治,高中
  • cover
不下水, 怎么能学会游泳! 不会游泳, 怎么能下水! 从哲学上看,这两位同学争论的问题是什么? 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02 02 04 03 05 01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各位同学 ,看过来,朝讲台上看过来,这里的东西很精彩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思考:认识是不是只能从实践中获得? 注意: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唯一,认识的途径多样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 通过实践获得 实践是认识唯一来源 认识途径 — 通过实践获得 — 判断:下列属于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 观看视频,思考是什么引起人口政策的变化? “吃一堑,长一智” (1) 人们实践 新问题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2)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促进 (3)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是根本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考: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何区分? 强调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是实践。前提是已经有这种认识了。 强调通过实践产生认识(来源),前提是还没有这种认识。 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A 用实践来检验 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 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 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客观事物 主观认识 本身不能“自言其明” 本身无法证明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科学理论 权威的话 原有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 (桥梁) 主观认识 客观世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下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侧重于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01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02 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03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 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①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②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 认识 决定 反作用 方法论: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原理内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 目的、归宿 动力 检验标准 含义 基本形式 特点 知识梳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Part 课堂检测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