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81861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468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统编
  • cover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施耐庵、《水浒传》以及小说的有关知识。 2.通读全文,理清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走近作家、作品 施耐庵(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也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其内容讲述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最早为100回,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删掉71回以后的内容,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四大名著,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2.正字音 赍(jī)发 迤逦(yǐ lǐ) 亲眷(juàn) 恁(nèn)地 酒馔(zhuàn) 尴尬(gān gà) 呐(nè)出 模(mú)样 髭(zī)须 陆虞(yú)候 彤(tóng)云 朔(shuò)风 差(chāi)拨 仓廒(áo) 毡(zhān)笠 庇佑(bì yòu) 露(lù)天 酌(zhuó)三杯 央浼(měi) 肐察(gē chá) 搠(shuò)倒 剜(wān) 深入学习 1.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事件,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 层次 段落 地点 事件 序幕 1 沧州酒店 沧州遇旧 开端 2-5 沧州酒店 酒店密谋 买刀寻敌 发展 6-9 草料场 草堂交割 身寒沽酒 高潮和结局 10-12 山神庙 夜宿荒庙 雪夜报仇 线索 主线: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过程;副线:反动统治者的步步紧逼。两条线索通过酒店、点试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连接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三、探究未知 把你自学时的疑问写下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分析林冲思想性格发展历程。 2.把握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导学流程】 一、深入学习 1.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 【明确】 情节:沧州遇旧→酒店密谋→接管草场→雪夜复仇 林冲思想变化的过程:善良安分、忍受屈辱→反抗不坚决、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林冲的人物形象:武艺高强,扶危济困;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忍无可忍,反抗杀敌。(枪棒教头,阶下囚,落草为寇)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 【分析过程】 分析第一部分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序幕) 课文第一段称“沧州遇旧”,有人称这段为“闲话”,这一段“闲话”有什么作用? 【内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上:插叙这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结构】情节上:①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②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③说明林、李亲密关系,为后文李小二感恩图报埋下伏笔。 分析第二部分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开端) B.听说陆虞候又来害自己,林冲有哪些表现?这表明他有怎样的性格? ①大惊———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害自己。 ②气愤———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③复仇———上街买刀,带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