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00975

《摇篮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6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摇篮曲,教学设计
  • cover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的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所创作的摇篮曲,课时为一课时。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同巴赫、贝多芬总称为“三B”,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这节课通过他的作品《摇篮曲》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来体会什么是摇篮曲及它的风格特点。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形象一般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八六拍是摇篮曲最常见的节拍,也有四三拍和四四拍。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摇篮曲既有为人声创作的,也有为各种器乐演奏而创作的,器乐摇篮曲不限于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有诗意精神境界。 这节课的《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最通俗最受群众欢迎的歌曲代表作品之一,此曲为作者在1868年为汉堡女子合唱团的成员一一法贝尔夫人而创作,后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等器乐独奏和合唱曲,并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全曲为二段体结构,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四三拍,弱起小节,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摇摆的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充满无限密爱的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一一母爱。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很多同学已经处于变声期,这部分学生会出现声音沙哑、跑调甚至无声等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歌唱方法进行歌唱教学,我校60%学生是非深户的外来务工子弟,音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音乐基本技能更是掌握甚少,知识面比较窄,经过初一一个学年的学习,情况有所改进。但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理解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和声乐技巧的运用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摇篮曲》,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并愿意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2.体验通过节奏听记、聆听、对比探究的学习歌曲的过程。 3.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并能够运用自然、圆润、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演唱二声部并了解摇篮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中弱起小节、倚音的唱法和大跳的音准。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展示音画,采用对比、体验等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模唱法。 教具: 多媒体平台、课件、钢琴 教学实施 课前播放勃拉姆斯《摇篮曲》(小提琴版) 导入: 介绍勃拉姆斯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并思考问题: (1)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歌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2.节奏练习 (1)模读节奏 (2)听记节奏 3.发声、视唱练习 4.视唱乐谱 (1)视唱第一二乐句 (2)视唱第三四乐句 ①知识讲解 倚音 ②教师范唱,学生模仿练习 (3)完整视唱乐谱 5.演唱歌曲 (1)用“呜”演唱旋律 (2)加入歌词 6.分声部演唱 (1)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2)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7.师生总结摇篮曲定义 三、拓展延伸:通过欣赏舒伯特和东北民歌《摇篮曲》片段,学生总结出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四、小结与作业:这节课重点学唱了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请同学们在父母有空的时候用最动听的声音有感情地唱给你的父母听,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