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05195

5.4.2 细菌 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0969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4.2,细菌,课件,23张,PPT,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 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 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不会 得破伤风,这是为什么?怎样预防 破伤风? 情境导入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 第二节 细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通过阅读自主学习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01 通过合作探究比较植物、动物和细菌的细胞结构,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重难点) 02 通过视频观察细菌的生殖过程了解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03 学习目标 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细菌的发现”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这么微小的生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2)细菌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19世纪中叶以前部分科学家的观点是怎样的?他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是谁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实验推翻了这种观点,并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该科学家所设计的这个实验有什么巧妙之处? 列文虎克制作出显微镜,并观察到牙垢中的小生物,即细菌。 自主学习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 虎克———细菌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细菌的发现”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这么微小的生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2)细菌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19世纪中叶以前部分科学家的观点是怎样的?他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是谁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实验推翻了这种观点,并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该科学家所设计的这个实验有什么巧妙之处? 列文虎克制作出显微镜,并观察到牙垢中的小生物,即细菌。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自主学习 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 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细菌的发现”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这么微小的生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2)细菌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19世纪中叶以前部分科学家的观点是怎样的?他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是谁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实验推翻了这种观点,并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该科学家所设计的这个实验有什么巧妙之处? 列文虎克制作出显微镜,并观察到牙垢中的小生物,即细菌。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弯曲的鹅颈瓶可以使瓶内与外界空气相通,但细菌无法进入。 自主学习 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 证实了: 2、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鹅颈瓶实验 2、巴斯德 (2)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3)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 (4)提出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1、根据观察细菌的形态说出细菌的种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大16 000倍 肺炎链球菌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个体微小 球菌 大肠杆菌 放大4 455倍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杆菌 1、根据观察细菌的形态说出细菌的种类 螺旋菌(空肠弯曲菌,放大3 400倍)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螺旋菌 1、根据观察细菌的形态说出细菌的种类 2 细胞膜 细胞壁 5 荚膜 3 细胞质 6 鞭毛 4 DNA集中区域 2、细菌的结构 1 细菌的遗传物质 有助于运动 加速物质的交换 一定的保护作用 支持和保护作用 控制物质的进出 3、植、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其他结构 植物 动物 细菌 有 有 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