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26702

第4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3438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张,七年级,地理,图版,年中,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 不好 为什么? 因为林地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变成耕地,时间一长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并学会珍惜我们的土地资源。 林地 耕地 变成 【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2课时达成学习目标3、4】 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主要的农业部门有哪些,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原则。 学习目标 2 知道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学习目标 3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危机,记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新知2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新知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自学指导) 新知2 阅读课本P12、13、14页内容,回答: 1、我国主要的农业部门有哪些?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 3、我国各个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4、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畜牧业 渔业 种植业 林业 1、主要农业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耕地 种植业 草地 畜牧业 林地 林业 水域 渔业 2、因地制宜的含义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3、因地制宜的原则 (1)宜粮则粮 雨热同期 利于耕作,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旱地 南、北方农业差异明显 秦岭 淮河 湿热多雨 水田 水稻 降水少,气温低 小麦、棉花 北 方 南 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2)宜林则林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东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牧草生长良好,草地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3)宜牧则牧 我国四大牧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4)宜渔则渔 海洋渔业 淡水渔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活动 实例 地形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气候特征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 平原 耕地 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 请按表格模式,再写出三个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林地 西部非季风区 降水较少 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 平原 耕地 内蒙古高原牧业 高原 草地 东部季风区 降水丰富 大兴安岭林区 山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小结) 新知2 农业部门 主要分布地区 东 部 种植业 林 业 渔 业 分界线: 西部 以畜牧业为主 造成东西部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导致的降水差异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的东、西部差异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及南方的人工林区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南方地区淡水鱼发达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东耕西牧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对于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生产尤为重要 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 图中①~④四地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①地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②地地势起伏较小,牧草茂盛;③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④地有宽广的水域。 探索 思考: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四地应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生产什么好? 林业 渔业 种植业 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讲点拨) 新知2 4、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袁隆平与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