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34839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985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 cover
(课件网)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交流思维方法;了解古今词语含义;体会时间的表达。理解古代年龄的称谓。 【学习重点】 总结思维过程的作用;了解词语古今意思的特点。读句体会人物感受的表达方法。 读文感受名人修改文章的好处;积累理解文言文方法。 【学习难点】 交流平台 阅读方法 理解内涵 单元回顾 思维的火花 智慧的传承 《自相矛盾》 《田忌赛马》 《跳水》 第六单元 矛之利,可破万物 盾之坚,无物可破 矛刺盾,何如? 阅读分析 《自相矛盾》 楚人 旁观者的质疑 结果: 自相矛盾 不能自圆其说 道理启发:实事求是,不可言过其实。 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合理安排 《田忌赛马》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赢得比赛。 孙膑心思细腻、足智多谋。 做事情要细致观察、科学分析,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 思维回顾 阅读———故事经过 分析———思维过程 感知———人物形象 运用———道理启发 《跳水》 方法运用 1 思维过程_____ 2 人物特点_____ 3 课文内涵_____ 4 道理启发_____ 阅读《青山处处埋忠骨》第7自然段。 方法运用 1 毛主席思维过程_____ 2 人物形象_____ 3 理解课文_____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能帮助读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心得 1 分析事件因果,感知思维过程。 2 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人物形象。 3 通过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人物特点,感知课文内涵。 4 联系生活,深入体会道理,懂得运用科学思维。 词句段运用 解析字义 吾盾之坚 坚固 现代词语是古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文 现代文 溺而不返 返回 弗能应 应答 守株待兔 守候 冀复得兔 重复 道旁李 道路 赞誉 年龄 锋利 假借 拓展积累 文言文字 现代词语 交流:组词释义。 誉之曰 年九岁 狐假虎威 吾矛之利 1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验表达。 时间感知 四十秒钟(本来很短) 时间太长了(觉得) 读者感受 救人心切,每一秒都是煎熬。 对比表达 突出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 2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读句体会 感受表达效果 时间感知 _____ 读者感受 _____ 交流运用 1.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2.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3.交流感受。 范例 转眼间,我已经十二岁了,回忆起小时候的事,仿佛就在昨天。 _____ 练笔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3.把长句断成短句。 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 5.增添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晰、完整。 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作文修改 1.阅读原文,参阅范例作文的修改方法。 2.思考:修改原因和好处。 找出相应的内容,并交流。 修改符号 删除: 增加: 替换: 对调: 移动: 表示删去字、词、句、标点。 表示增加、补充内容。 表示改正、替换内容。 表示把前后词、句互换位置。 表示词语位置的转移。 使用说明 符号说明 修改习作 仔细阅读 反复推敲 修改错误 优秀作文 1.同学相互修改作文。 2.交流心得感受。 日积月累 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也指到了出嫁的年龄。 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豆蔻,含苞待放时,显得非常饱满,也称为“含胎花”,古代常用来比喻少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笄”是簪子 年纪别称 豆蔻年华 及笄 在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创造了很多我们沿用至今的关于年纪别称的词语。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通俗讲就是三十岁后要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人生目标。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