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74248

9.《屈原列传》课件(共7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02508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2023,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知人论世———屈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知人论世———屈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知人论世———屈原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拉伯雷、莎士比亚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曰 在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对联 屈原列传 ———《史记》 知人论世———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史记》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读准读音 zhì zhǔ dá fěi kù xiàn ěr zhuó nào tuì gòu huì jiào nì zǐ zòng chù gài jiù juàn zhǔ mò qiáo cuì chuò lí mén lí gǎo huò mì pī fǔ 博闻强志( ) 属草稿( ) 惨怛( ) 怨诽( ) 帝喾( ) 靡不毕见( ) 举类迩( ) 濯淖( ) 蝉蜕( ) 滋垢( ) 浊秽( ) 皭( )然泥( )而不滓( )者也 从亲( ) 既绌( ) 屈匄( ) 既咎( ) 眷顾( ) 相随属( ) 唐眜( ) 憔悴( ) 啜( )其醨( ) 物之汶汶( )者乎 罹( )难 枯槁( ) 温蠖( ) 汨罗( ) 被发( ) 渔父( ) 谗人间之( ) 张仪详去秦( ) 丹、淅(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三闾大夫( ) 餔其糟( ) 怀瑾握瑜( ) 《哀郢》( ) jiàn yáng xī wèi lǘ bū jǐn yú yǐng 读准读音 积累成语 博闻强志: 泥而不滓: 随波逐流: 爽然自失: 兵挫地削: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染而不黑。 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染黑。滓,通“缁”,黑色。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茫然若有所失。 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课文赏读 壹 对照注释,梳理1-3自然段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 ) 楚怀王左徒( )。博闻( )强志( ),明( )于治乱,娴( )于辞令。入( )则与王图议( )国事,以( )出号令;出( )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 )任之。 疏通文意 谋划计议 用来 熟练、熟悉 对内 表判断 担任 官名 学识 记 明晓 出外 很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介绍屈原的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