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76002

2.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5-10-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14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下册,九年级,学制,五四,人教
  • cover
2.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化学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 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2.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珠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 A.食盐溶液 B.酒精溶液 C.蔗糖溶液 D.蒸馏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4.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开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食盐 D.白酒 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6.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氯化钠 B.碘 C.面粉 D.汽油 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错误的是(  )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8.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D.蔗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一样 10.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1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只有水为液态时,水分子间隙最小 D.电解水可以测定水的组成 二、填空题 13.实验、观察、分析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圆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实验操作: 她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3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12℃.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三药匙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下列数据是实验记录的三种溶液的温度,则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是    .(填字母序号) A.2℃B.12℃C.46℃ (2)溶解硝酸铵固体时,小圆发现在烧杯    (选填“内壁”或“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14.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 ① 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   。 ② 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   ,2摩尔乙中约含   个乙分子。 ③ 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 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   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15.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