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39045

(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406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限时,题型,热点,复习,二轮
  • cover
(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答题时间:25分钟 1.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释放的方式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渗透作用 C.水淹后的根细胞因不能产生ATP而无法吸收无机盐 D.人成熟红细胞和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2.驱动蛋白包括头部和尾部等结构,其头部具有ATP结合位点和微管(细胞骨架的一部分)结合位点,能够催化ATP水解供能;驱动蛋白的尾部具有识别膜状细胞器及囊泡物质的受体,主要负责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绑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驱动蛋白和微管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驱动蛋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 C.驱动蛋白同时具备物质运输和催化功能 D.驱动蛋白够运输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 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可以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黑藻的成熟叶片等作为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该细胞没有半透膜 B.黑藻的成熟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该结构利于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观察 C.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在减弱 D.黑藻的成熟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子只能通过细胞膜进入外界 4.胞内Na+区隔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途径之一,液泡膜上H+焦磷酸酶能利用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运进液泡,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能驱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M将H+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运进液泡,实现Na+区隔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盐植物可更有效的将Na+运入液泡,实现区隔化来消除Na+的伤害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C. 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Na+进入液泡的速率会下降 D. 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隔化,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5.CLAC通道参与细胞内质网中Ca2+浓度平衡调节,当内质网中Ca2+浓度过高时可以被TMCO1(内质网跨膜蛋白)感知,并使该通道打开将内质网中过多的Ca2+排出。Ca2+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时,该通道关闭。现将小鼠的TMCQ1基因敲除,其表现出痴呆、倾面、胸畸等病理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质网中的Ca2+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Ca2+通道蛋白的活性 B. Ca2+通过CLAC通道排出时,不需要与CLAC蛋白结合 C. Ca2+进出内质网都通过TMCO1形成的Ca2+通道,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D.内质网钙浓度过高是患者痴呆、颅面和胸畸形的主要原因 6.质子泵是生物膜上特异性转运 H+的蛋白质,对维持细胞局部环境以及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题图是常见的两种质子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上有质子泵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V型质子泵转运 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溶酶体膜上可能分布有V型质子泵 D.叶肉细胞中的类囊体膜和线粒体内膜可能分布有F型质子泵 7.某小组观察了洋葱外表皮细胞在3%KNO3,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现象,并每隔1min拍摄记录,经计算S2/S1的平均值(S1以细胞壁为边界,S2以细胞膜为边界),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G S2/S1 100 72.2 77.4 82.5 84.4 86.6 88.2 90.0 92.01 91.01 1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2/S1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 B.S2/S增加的原因是液泡吸收了KNO3 C.0min与Gmin时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D.0min与Gmin时的没有渗透作用发生 8.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丙酮酸可以经此通道通过。而线粒体内膜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导致通透性低,丙酮酸需通过与H+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大于线粒体外膜 B.丙酮酸穿过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