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240811

4.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7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全册,九年级,学制,五四,人教,学年
  • cover
4.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盐酸、水、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B.食盐水、白醋、纯碱溶液———酚酞试液 C.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 2.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常常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白色固体是(  ) A.CaCO3 B.Ca(OH)2 C.CaO D.NaCl 3.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B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是否熄灭 D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比较划痕 A.A B.B C.C D.D 4.如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盐酸 氯化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铜粉 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 C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D 三氯化铁溶液 氯化铜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D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MgCO3+HCl B.KNO3+BaSO4 C..AgNO3+HCl D.NaOH+NH4Cl 7.下列广告词对应商品的主要成分及类别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广告词 商品 主要成分 类别 A.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白酒 乙醇 有机物 B. “特别的味,给特别的您” 凤利酥 淀粉 蛋白质 C. “补钙新一代,骨康都期待” 补钙剂 碳酸钙 盐 D. “农夫山泉有点甜” 矿泉水 水 化合物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观察颜色区分铁片和和铜片 B.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闻气味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 D.尝味道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9.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在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K+、 、Cl- B.Na+、 、Cl-、 C.K+、Fe3+、 、Cl- D.K+、Ba2+、 、 10.鉴别下列各种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鉴别方法 A 黄铜(铜锌合金)、黄金 ①灼烧 ②滴加盐酸 B 氧气、氮气 ①点燃 ②闻气味 C 二氧化锰、氧化铜 ①颜色 ②加水溶解 D 硬水、软水 ①过滤 ②加肥皂水 A.A B.B C.C D.D 11.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溶液 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 D.碳酸钡与硫酸钠溶液 12.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烧碱、纯碱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两者都属于碱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C.石墨和金刚石、C60均属于碳的单质,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三者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二、填空题 13.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在硫酸铜、碳酸氢铵、大理石、活性炭四种物质中,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可用于制波尔多液的是   ,可用作化肥的是   ,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   . 15.碳酸钠的用途:①工业生产中   ②生活中   . 16.Na2CO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