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55364

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8363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北京的春节,课件,1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主讲人:dudu 北京的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 回顾旧知 1、作者在文中写了北方过春节前后的哪几天? 2、哪些部分是详细描述的呢? 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腊八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到元宵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壹 除夕(第七自然段) 快速阅读第七自然段除夕部分,思考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活动来详写呢?这样写好在哪里?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并写一写批注。 自主学习 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四处是酒肉的香气。老老少少都穿起衣裳,门口贴到了红彤彤春联,屋子里贴好啦各色各样的民间年画。大年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能中断,爆竹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办事的人,除非是迫不得已,必然回到家来吃年夜饭。这一夜,除开不大的小孩,没有什么样的人入睡,必须守岁。 活动 ①“家家赶做年菜” ②“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③“贴各色各样的春联、年画” 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⑤“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必须守岁。 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四处是酒肉的香气。老老少少都穿起衣裳,门口贴上了红彤彤春联,屋子里贴好啦各色各样的民间年画。大年夜家家灯火通宵(xiao),不能中断,爆竹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办事的人,除非是迫不得已,必然回到家来吃年夜饭。这一夜,除开不大的小孩,没有什么样的人入睡,必须守岁。 感悟新知 ①“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我们感受到了除夕的喜庆、热烈; 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四处是酒肉的香气。老老少少都穿起衣裳,门口贴到了红彤彤春联,屋子里贴好啦各色各样的民间年画。大年夜家家灯火通宵(xiao),不能中断,爆竹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办事的人,除非是迫不得已,必然回到家来吃年夜饭。这一夜,除开不大的小孩,没有什么样的人入睡,必须守岁。 感悟新知 ①从“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我们感受到了除夕的喜庆、热烈; ②从“除非、必然”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③大人小孩吃完团圆饭一起“守岁”,可以看出人们对除夕守岁的重视和期待。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四处是酒肉的香气。老老少少都穿起衣裳,门口贴上了红彤彤春联,屋子里贴好啦各色各样的民间年画。大年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能中断,爆竹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办事的人,除非是迫不得已,必然回到家来吃年夜饭。这一夜,除开不大的小孩,没有什么样的人入睡,必须守岁。 感悟新知 ①“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先生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真是“味、色、音”俱全,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课文小结 作者是怎样描写除夕这一天的?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作者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通过除夕人们的活动,用准确的语言文字,通过味、色、音多方面的描写写出了人们在除夕夜喜庆、团圆的情景。 课后作业 1、联系实际,想想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用本课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一写吧。 2、预习作者详写的下一个部分--元宵,它与除夕又有什么不同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