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3.8《蜗牛》教学设计 课题 蜗牛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本课为《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二节课。通过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蜗牛是如何感知环境的,为建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这一概念打下基础。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蜗牛”。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蜗牛的外形。跟观察蚂蚁时一样,教师可以准备放大镜供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画下来。第二个环节是观察蜗牛的觅食行为。在蜗牛周围摆放上不同的食物,观察蜗牛吃哪些食物。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蜗牛是通过总角来辨别食物的,从而了解蜗牛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环境。第三个环节是观察蜗牛受到外界刺激时的反应。可以让学生用小棒轻轻触碰蜗牛身体的不同部位,观察蜗牛哪些部位的感觉比较灵敏。第四个环节是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活动,思考和讨论蜗牛通过什么器官感知环境。本课的拓展与应用是鼓励学生课后饲养几只蜗牛,以观察蜗牛更多方面的特点,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有趣发现。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通过对蜗牛的观察,能够简单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如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头部有两对触角.(2)说出蜗牛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外部环境。科学思维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科学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画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用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责任态度在活动中产生对蜗牛的研究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重点 (1)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蜗牛。(2)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难点 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蜗牛,并用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蜗牛图片,提问:认识这种小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哪里容易发现蜗牛? 明确:在潮湿的草丛中、水池地下、花坛旁、潮湿的瓷砖墙壁等地方可以找寻蜗牛,特别是雨后的树丛、草丛里更容易找到。你知道蜗牛哪些知识? 【资料阅读】 蜗牛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它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般不到1厘米。蜗牛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等等。蜗牛的种类很多,有25000多种。它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在中国蜗牛象征缓慢、落后;在西方国家蜗牛象征顽强和坚持不懈。 观察图片回答:蜗牛草丛中、水池地下、花坛旁、潮湿的瓷砖墙壁有贝壳、触角爬行慢阅读资料 了解学生对蜗牛知道多少,有针对性进行新的科学探讨 讲授新课 观察蜗牛的外部形态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能把观察到的蜗牛样子画下来吗?观察要求①先从整体上观察蜗牛,再观察蜗牛的各个部分,边观察边画出蜗牛的样子。②仔细观察,看不清时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交流(1)蜗牛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2)蜗牛的眼睛长在哪?(3)蜗牛的嘴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就是它的嘴巴。虽然它嘴的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却有25600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与蚂蚁的身体有什么不同?观察蜗牛喜欢吃的食物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实验设计食物准备:糖果、蔬菜、水果、肉类等。实验过程将几种食物放在几只蜗牛的周围,观察蜗牛会爬向哪种食物。(3)实验记录与发现资料阅读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