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十八课 多彩的文明———亚非拉美术 【基本信息】 课 题:多彩的文明———亚非拉美术 教学模块: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教学课时:1个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亚非拉各地域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认识世界多元文化,理解美术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亚非拉美术作品,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并能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了解美术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各国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沟通交流中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美术,提升文化自信,同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在亚非拉各个地区、国家的地域文化特征下所形成的不同美术文化。 艺术家如何从其他民族的美术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与资源。 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包容理解与欣赏他国美术,在沟通交流中正确把 握中华民族美术。 2.教学难点 理解地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 道路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身的理解。 【基本问题】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孕育出不同的美术样式,它们之间会以怎样的方 式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情境创设:从17世纪开始,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从日用器物到园 林建筑无不受到中国的影响,18世纪罗可可的审美趣味中也有“中国风” 的明显痕迹。然而,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美术却更多受到日本美术和非 洲美术的影响。这是为什么? 二、深入教学 任务驱动:分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一个地区的美术作品。 “日本美术” 图像识读:《红梅图》 分析《红梅图》这张作品有什么艺术特色?归纳出琳派艺术特点。从题材、创作形式、表达意境等方面分析。 分析日本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里》的构图、题材和表现技法,归 纳艺术特色。 探究与发现 在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一鲍尔肖像Ⅰ》中明显可见受日 本画家尾形光琳的《红梅图》的影响。请仔细观察这两件作品,并进行比较 分析。 小结:日本美术的特点,主要采用没骨画法(中国花鸟画)和低矮地平线(西 方透视)结合,单纯鲜明的色彩,无阴影的平涂造型,简洁大胆的构图。 2. “印度美术” 分析印度佛教美术代表作品《马图拉佛陀立像》《犍陀罗佛陀立像》,归纳艺术特点。 分析印度教美术代表作品《舞王湿婆铜像》,归纳艺术特点。 分析莫卧儿王朝美术代表作品《泰姬陵》,归纳艺术特点。 归纳印度美术与宗教的关系(从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解读)。 小结:印度美术主体是宗教美术,主要特点是不同宗教美术之间相互交流、 借鉴,成就了印度美术丰富的面貌。 3. “拉丁美洲美术” 分析阿兹特克美术代表作品《大地女神雕像》,归纳艺术特点。 分析玛雅美术(建筑、浮雕、壁画和瓶画等),了解《蒂卡尔一号神庙》的艺术特点。 分析安第斯美术代表作品《马丘比丘城》,归纳艺术特点。 小结:拉丁美洲雕塑、神庙和古城建筑大多关乎生命与死亡,宗教在美术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古代非洲雕刻” 分析诺克、伊费、贝宁雕塑,归纳艺术特色。 赏析非洲木雕,归纳艺术特色。 赏析非洲面具,归纳艺术特色。 探究与发现 意大利艺术家莫迪利亚尼的创作曾受到非洲雕刻的启发,比较《面具》和《女 子头像》两件作品,分析莫迪利亚尼在哪些方面借鉴了非洲木雕的形式处理。 小结:古代非洲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美术观念基本一致,都将雕像当作祖 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偶像,将统治者视同为神,为其塑像。雕像大多没有表 情与动作,永恒观念的体现。沙漠阻隔,与外界基本隔绝,因此保持了鲜明 的本土特色。 三、总结教学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相互影响造就了今天丰富而多元的美术格局。19世纪后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