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3.9《动物的感知本领》教学设计 课题 动物的感知本领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本课将基于学生的已有认识,就动物的感知本领展开讨论,建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的概念。科学实践活动为“动物怎样感知环境”。教材中有两个大环节,教学中,可以将两个大环节细化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回顾已知动物的感知本领。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哪些动物的感知本领,引导学生回忆在一年级学习过的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家养动物及前两课学习过的蚂蚁、蜗牛的已有经验,以及学生的其他经验。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动物的感知本领。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查阅资料、搜索网络或咨询他人等方式搜集信息。第三个环节要求根据已有资料,了解动物有哪些特殊的感知本领。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与分享,说一说动物都有哪些特殊的感知本领,本环节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并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哪些动物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方面有特殊本领。拓展与应用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动物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引导学生将动物与人类平等看待,认识到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成员,培养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科学思维培养归纳概括、比较和分类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索(1)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的方式,归纳概括出动物的感知本领。(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就动物的感知本领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责任态度(1)在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初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2)初步了解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能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物。 重点 (1)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的方式,归纳概括出动物的感知本领。(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就动物的感知本领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 难点 (1)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的方式,了解动物的感知本领。(2)通过信息检索,用交流、表演等方式比较、分类出动物有特殊的感知本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鸟?它有什么特征?明确:翠鸟,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而得名。2、空中的翠鸟是怎样发现水中鱼虾的?明确:翠鸟的眼睛是非常尖锐的,水中的小鱼小虾,只要被它发现,一般都逃不走。3、我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知本领?明确:兔子的听觉很灵敏,靠耳朵感知周围环境。猫的眼睛、耳朵都很灵敏,胡须还能测量洞口大小。猫主要是靠眼睛、耳朵和胡须感知周围环境。狗是色盲动物,在狗的视觉当中,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灰白的。而狗能够观察周围环境,主要是由于狗的嗅觉和听觉也比较敏感,所以在嗅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情况下,狗就能够观察到周围的世界。金鱼用耳朵听声音,用侧线感觉水流、水温,侧线还能通过水流感知附近有没有其他鱼。 翠鸟,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靠非常尖锐的眼睛兔子:耳朵猫:眼睛、耳朵、胡须狗:鼻子、耳朵金鱼:耳朵、侧线 知道常见的小动物感知周围环境的本领。 讲授新课 一、知道更多动物感知本领1、怎样才能知道更多动物的感知本领?2、交流我们的发现,说一说动物有哪些的感知本领。3、谁查到鼠、鲨鱼、鹰、变色龙、豆娘、蝙蝠和海豚的感知本领?明确:二、拓展:资料阅读(1)视觉感知猫头鹰的眼睛瞳孔很大;两眼几乎处在一个平面上,对物体距离的判断十分准确,它们的头部可以作两百多度的转动,弥补了视野狭窄的不足。响尾蛇具有红外视觉感应能力,能够探测到热度,“看到”活着的生物。(2)听觉感知耳廓狐有超大的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