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92166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课件(共63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4758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采薇,63张,课件,节选,编版,诵读
  • cover
(课件网) 采薇 薇,现在又称野豌豆苗 薇:野豌豆 学 名:Vicia sepium Linn.   别 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云南]、 野麻碗[重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   科:豆科   属:野豌豆属   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 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夏 季采,晒干或鲜用。野豌豆是匍生, 高30-60厘米,小叶卵形,对生。淡黄绿色覆瓦状花;分布于草地、灌木丛和沙地之中。根可以生吃,煮熟后味道更好。   性味归经:甘、辛,温。   功能主治: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咳嗽痰多;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典故   《史记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是周栗,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所以采薇也借指隐居生活。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采薇》: 鲁迅创作的《故事新编》篇章。 鲁迅在小说《采薇》并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小说中叔齐和伯夷的不知变通表现在他们口中时时挂着的话是“不合先王之道”,因为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 古诗词例句   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故事新编》篇章 鲁迅创作于1935年12月《采薇》杂文 释 题 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 “小雅” 2. “小雅”是什么乐歌 宫廷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3.“薇”是: 野菜,即野豌豆苗。 岁亦莫 止 猃狁 之故 载 饥载渴 王事靡盬 彼路 斯何 四牡騤騤 小人所腓 象弭 鱼服 雨 雪霏霏 词语注音 (mù) (zài) (kuí) (mǐ) (xiǎn yǔn ) (gǔ) (lù) (féi) (yù)  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不来(lài):无人慰问。雨(yù)雪:下雪。  彼路(lù):路,通辂。  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字词梳理   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本诗是以什么人的口吻写的? 主要内容 戍边生活 读译第一章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作 止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发新芽。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莫 止 。 要回家呀要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靡 室 靡 家 , 玁狁xi ny n之故。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不遑huáng启居 , 玁 狁 之 故 。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语气词 语气词 同暮 m 无 闲暇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春秋称狄,战秦汉称匈奴 第一章,首四句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