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达标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班级:_____ 一、知识在线。(每空1分,共19分) 1.法国物理学家_____,他做的傅科摆的实验,说明了地球在不停地_____。 2.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_____现象。地球自转 _____刚好是一天。 3.上海和拉萨在不同的位置,地图上显示拉萨在上海的西边,所以____比___先看到日出。 4.北半球的人们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_____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恒星每天都在围绕北极星_____旋转。 5.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太阳的 _____,并_____太阳绕着地球转,是由于地球_____形成的。 6.____和 _____阳光斜射过来,所以影子长,____阳光几乎从头顶上直射过来,所以影子很短。 7.在午后_____左右气温达到最高。之后随着阳光照射角度持续_____,影长逐渐变长,气温开始降低。_____没有阳光照射,气温继续降低。 8.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_____,指向_____,方向和角度不变。 二、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24分)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低 C.物体的影子长短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2.在我们这个地区,从早晨到傍晚,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短-短-长 3.昼夜交替和天体的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由于( )。 A.地球公转 B.地球静止不动 C.地球自转 4.关于昼夜交替的现象,曾经有“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为(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地球是球形的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5.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地球与太陧的距离变化 B.地球上同一地点,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6.一年四季中地面上的物体影子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三、法官断案。(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太阳的照射角度越大,阳光的覆盖面积越大。( ) 2.一年中太阳直射赤道两次。( ) 3.地球每天都在自转。 ( ) 4.“傅科摆”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 ) 5.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是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旋转而形成的。 ( ) 6.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所以每天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 7.一天中,太阳出来的前两个小时是气温最低的时候。( ) 8.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在运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有关。( ) 9.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倾斜的角度不变。 ( ) 10.圭表是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影子长短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 四、应答自如。(37分) 1.“昼夜交替”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8分) 2.如果地轴的倾斜角度再大一些,会产生什么现象?(9分) 3.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与物体影长有什么关系?(10分) 4.请写出太阳与影子的方向关系,以及北半球地面上的物体从早上到傍晚影长的变化规律。(10分) 第三单元素质教育达标测评 一、1.傅科 自转 2.昼夜交替一圈 3.上海 拉萨 4.北极星 逆时针 5.东升西落 不是 自转 6.早上傍晚 中午 7.两小时 变小 夜里 8.倾斜着 北极星 二、1.B 2.B 3.C 4.B 5.B 6.C 三、1.× 2.√ 3.√ 4.√ 5.× 6.×7.√ 8.√ 9.√ 10.√ 四、1.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引起的。2.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变大。 3.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引起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也引起了气温的变化。上午,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变大,影长逐渐变短,气温逐渐上升。一般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气温达到最高。之后随着阳光照射角度持续变 小,影长逐渐变长,气温开始降低。夜里没有阳光照射,气温继续降低。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