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信息的获取 一、单选题 1.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 鼓膜、耳蜗 B. 耳蜗、大脑 C. 听小骨、大脑 D. 鼓膜、大脑 2.某人失聪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认为他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耳蜗 B. 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C. 内耳 D. 鼓膜 3.眼和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 A. 虹膜和鼓膜 B. 晶状体和半规管 C. 视网膜和耳蜗 D. 视神经和位听神经 4.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正确的方法是( ) ①迅速张口 ②张口并双手捂住耳朵 ③迅速闭嘴 ④闭嘴并双手捂住耳朵 A. 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①或④ D. ②或③ 5.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 ) A. 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 这样可以减弱声音 C. 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 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6.如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 ) A. 闪光灯和角膜 B. 胶卷和视网膜 C. 光圈和瞳孔 D. 镜头和晶状体 8.如图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调节②瞳孔大小可以使自己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B.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近视 C. 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 D. 中国人的“黑眼球”主要是由①虹膜的颜色决定的 9.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部分耳聋患者恢复听力,耳蜗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 ) A.接受振动刺激,产生兴奋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化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化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10.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 C. 形成信号图象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1.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 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 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 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 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12.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 A. 鼓膜 B. 耳蜗 C. 听神经 D. 听觉中枢 13.有关生命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 B. 草履虫趋向牛肉汁属于反射活动 C. 听觉是在内耳的耳蜗形成的 D. “谈虎色变”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二、填空题 14.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_____,产生的振动通过_____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再通过与听觉有关神经传给_____,形成听觉。 15.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_____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_____ , 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_____镜矫正。 16.请报据所学的眼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人和欧洲人的眼晴颜色不同,实际上是_____色素颜色不同。 (2)人眼中的“白眼球”实际上是指_____。 (3)视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 三、解答题 17.2012年5月19日,黑龙江省某煤矿一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7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人员[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到_____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_____]___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_____]_____受到损伤。 (3)遇险矿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体内_____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