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认识方程:方程》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方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好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在编排时从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表示各个相等关系。教材教学皆在让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2、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建模的数学思想和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采用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另外,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且已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五、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学生分组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分会学生的主体性,我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认识。并让学生能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发现能力等。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两个小朋友的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 对,这就是平衡,今天我们就用到一种称量的工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时,托盘就会平衡,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组的天平。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板块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2的情境图。 让学生逐渐贴近方程的概念,并在例2完成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四个式子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在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后,我将进行补充总结并提出方程的概念, 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方程与等式的异同点,提升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之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两条方程来,并由教师选取学生所作方程用幻灯片展示,由学生判断正误。 活动1: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平衡状态。 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是从等式到方程的有效链接。 活动2: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情境中的相等关系。 该活动分为3个环节: (1)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找出“糖果的质量+50克砝码的质量=200克砝码的质量”的等量关系,并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 (2)脱离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