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5.17《赛小车》教学设计 课题 赛小车 单元 5 学科 科学 年级 3 教材分析 玩小车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如何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小车运动的变化和施加的力有关,知道利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课安排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让小车动起来,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在这个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各种办法让小车动起来,比如用斜面滑、用磁铁吸引、用手推等,其目的是将小车从静止到运动的状态变化与施加的力建立起联系。第二个环节是对小车施加不同的力,观察小车的运动变化情况。教学中让学生在小车的两端分别悬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预测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进行验证。通过两端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让学生知道小车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的变化)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有关。第三个环节是对前两个活动进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小车的运动变化和施加的力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一种方法是把两辆小车放在同一起点,同时放手让小车开始运动,观察哪辆小车先到达终点。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时间一定,让小车在不同的起点起跑,通过测量小车所走路程的长短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和路程进行判断。这种方法难度相对较大,但渗透着速度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时间归同或者把路程归同,通过推算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最后给出速度的概念:人们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拓展与应用部分承接比较小车运动快慢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速度的大小,认识常见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科技在不断发展,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3)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4)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基于测量的数据判断速度的大小。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比较、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科学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制定简单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运用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责任态度能够乐于尝试、分工协作,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基于测量的数据判断速度的大小。 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制定简单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运用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小车是我们喜爱的玩具,展示一下自己的小车吧。2、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我们怎样知道它们运动的快慢? 拿出自己准备的小车思考 为课堂活动做准备导入科学实践 讲授新课 一、让小车动起来1、哪些方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比比看,哪组方法最多。预测:(1)用手推动小车(2)把小车放在斜坡上(3)在小车下安放磁铁,手上再持一个磁铁,使其前进。方案1:同级磁铁靠近,从后方推动方案2:异级磁铁靠近,在前方带动2、小车从静止到运动跟什么有关?明确:小车从运动到静止,需要对它施加力。力能使小车运动。二、小车运动变化与力的关系1、材料准备:小车、细绳、相同钩码若干2、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小车的两端分别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手按住小车并判断它的运动情况。(2)然后松开手,观察小车的运动。我们的判断正确吗 3、实验记录4、实验结论(1)当小车两端悬挂同样数量的胸码时,这时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