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第一单元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跟随诗人孟浩然进入这幅秋江暮色图吧! 苏轼评王维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孟浩然《宿建德江》 “诗中有画”的名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宿建德江》。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能够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3.体会《宿建德江》表达的情感。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本节重点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诵读正音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zhǔ / / / /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解读诗题 宿建德江 住,过夜 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不能写成“四”。 “心”字上面一横不能丢。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知人论世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 人,世称“孟襄阳”。 文学 地位 生平经历 ·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一生交织着复杂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 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朝代名号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客〕诗人自指。 〔旷〕空旷。 注释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自主探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停泊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诗人自指。 空旷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成果展示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想象画面,寻找诗中景。 1.自由朗读全诗,圈画出诗句中有关景物的字词。 2.根据圈画的字词,结合插图和诗意,概括画面。 3.组内交流分享成果,共同研读最后2句,说说画面给人的感觉。 合作探究 探究过程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看到的景象。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烟弥沙洲 日暮黄昏 旷野辽阔 江清月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和人很亲近。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2.研读第三、四句,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教师点拨 这画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原野空旷,远天比树还低沉。 诗人的视觉感受 写远望 诗人的感觉 写俯视 清澈的江水中月亮的倒影似与船中人相近,侧面衬托出“江清”。 迷茫 有一丝慰藉,更反衬孤独 寓情于景 空旷、孤寂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品读诗歌,感受诗人愁绪之深。 1.诗人置身于此情此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