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2935

湖南省长沙县湘郡未来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044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南,学期,答案,试题,生物,次月
  • cover
2022-2023-八年级学科作业精练 生 物 试 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 座位号; 2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 本学科为闭卷考试,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共25道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海中之花”海葵能利用“花瓣”似的触手捕捉猎物,其触手上捕捉小动物的“秘 密武器”是 A. 纤毛 B. 刺细胞 C. 黏液 D. 鞭毛 2.体节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下列生物都具有体节的是 A. 华枝睾吸虫和蛔虫 B. 涡虫和蝗虫 C. 海葵和蚯蚓 D. 沙蚕和蜈蚣 3.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取两只活蝗虫甲与乙,把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而胸部和腹部 露在水外,乙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甲 活着,乙死亡。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 B. 蝗虫的气门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C.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将甲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里 甲 乙 D. 只取两只活蝗虫做实验,实验结果有偶然性 4. 在观察鲫鱼的实验中,小明发现:鲫鱼一直在张口吞水,然后从鳃盖后缘排水,鲫鱼的目的是 A. 喝水 B. 摄取食物 C. 获取氧 D. 运动 5.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 完全用肺呼吸 ③ 生殖发育离开了水 ④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 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关于鸟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搭配错误的是 A. 身体呈流线型———观赏 B. 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 C. 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 D. 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7.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大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雪容融是 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头上有由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与和平 鸽的共同特征的是 A. 身体内具有脊柱 B. 体温恒定 C. 卵生 D.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逐渐养成出门自觉戴口罩、常用酒精消毒、实时关注疫情消息等习惯。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些行为属于 A. 先天性行为 B. 季节行为 C. 学习行为 D. 领域行为 9. 松鼠在越冬时会储存大量种子,部分种子在条件适宜时可能会萌发。这个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 的作用是 A. 帮助植物传粉 B.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促进物质循环 D. 维持生态平衡 10.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观察时发现,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 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 的 是 A. 语言 B. 动作 头左右摆动召唤身体前后来回运动 C. 激素 D. 气味 同伴到新食源地召唤同伴到新巢址 11.下列例子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A.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 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或熊蜂 C.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在路过的动物皮毛上 绿色植物 D.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不形成种子 形成种子 12. 如图示是葫芦藓、肾蕨、苏铁和水稻的分类,其中乙、丙所 代表的植物分别是 种子裸露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A. 葫芦藓、肾蕨 B. 肾蕨、葫芦藓 甲 乙 丙 C. 苏铁、水稻 D. 水稻、苏铁 13.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设立国家种质库 C. 组建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 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 14. 每年沈阳世博园的郁金香文化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园里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