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439564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5节 巧妙的电声乐队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4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5节,巧妙,电声
  • cover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巧妙的电声乐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熟悉Scratch的“音乐模块”,学会用自制积木实现完整的音乐脚本;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阅读、实践,探索用自制积木演奏音乐总谱的过程,熟练掌握使用音乐模块积木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提升学生探究图形化软件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音乐模块的脚本调试。 教学难点 运用自制积木和循环指令实现完整的乐队演奏总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脚本编写音乐,有很多同学都成功实现了,我们再来听听我们的成果吧! 播放上节课的音乐《新年好》,学生欣赏 这节课呢,老师又对这首音乐进行了加工,请你们再仔细听听,对比一下,哪里不一样》 播放本节课的音乐成品《新年好》(带和弦伴奏),学生欣赏 提问:有什么区别? 揭示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实现的乐队演奏效果———带有主旋律和伴奏旋律。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回顾旧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对比,产生强烈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并明确本节课主题任务。 二、知识积累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90页,阅读以下带和弦与鼓谱的《新年好》总谱。 提问:这么多的内容,你能说出,上一节课我们用到的曲谱是那一个旋律么? 提示或学生答:第一行主旋律 提问:第二行和旋是干嘛呢? 提示或学生答:和旋,与主旋律同时演奏,作为伴奏使用。 教师梳理总结:那么第3、4、5行都是打击乐器,他们可以由一个角色来完成。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积累知识,学生分析乐队总谱,研究角色和背景,为后续编程做基础。 三、实践探索 1、实践准备 搭建舞台和背景 教师展示舞台效果,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观看完毕之后,分析,我们一共需要几个角色,需要什么舞台背景。 学生自主尝试搭建舞台和背景 教师提示: 角色———欢欢、两个同学 装饰———乐器 背景———舞台 学生分享成果,其他学生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本环节让学生自行搭建前期的舞台和背景,学生已经做过很多次练习,熟能生巧,所以通过分享成果的方式来检查任务即可。 2、新知识探索 上一节课我们好多同学都完成了一首《新年好》的曲子,搭建出来的积木脚本很长对不对,还记得我们想出的解决办法么?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以后搭建更复杂的曲子是不是会更长更难修改和阅读呢?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用到一个神秘武器———自制积木 教师举例自制积木的使用方法 选择某一角色———>点击“制作新的积木”———>输入积木名称———>点击完成———>在新建的积木中搭建一小节演奏音符 布置学生任务: 将《新年好》8个小节都制作成新积木,然后拼装起来看能不能形成完整的旋律。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本环节学习新的积木块,教师先演示一小节的操作,学生模拟进行练习操作,效率更高。 请一位学生分享拼装以后的效果。 四、问题探索 针对上一位同学分享的拼装自制积木效果,教师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8个小节一共使用了几种和旋? 学生:3种 提问:我们可以为演奏和旋的三个角色分别自制一个积木,然后重复利用么? 学生思考 教师提议:为三个角色分别自制积木,然后通过循环积木重复调用,试试优化你的脚本。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本环节让学生利用重复执行的逻辑思维解决脚本优化的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开启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尝试,优化脚本。 教师巡视过程中,及时分享学生的成果,并就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醒注意事项: 1、自制积木必须先选择要演奏的角色,不要将所有的积木都搭建在同一个角色上。 2、先不要急着组合积木块,将新的自制积木调试好以后再进行组个。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分享和强调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及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