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时 月 日 总第 课时 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我的家在南京》,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3.技能目标: ①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②初步接触了解藏族踢踏舞,通过学跳几个踢踏舞步,从而让学生喜爱上藏族歌舞艺术。 ③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学情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 XX|X 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藏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2.通过藏族踢踏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过程 【导入】一、律动进教室 随《我的家在日喀则》伴奏音乐,师生律动进教室。 【讲授】二、走进西藏 1.激趣问好 师生用藏语“扎西得勒”问好,把学生带入浓郁的藏文化氛围。 2.自学汇报———我是小导游 师:课前让同学们查阅了西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随着视频走进西藏,请你来做小导游把你知道的知识介绍给小伙伴们! 生:藏族居住在雪域高原,那里海拔较高,风景秀丽,幅员辽阔。 师:刚刚我们一起走进了神秘而圣洁的西藏,领略了那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音乐舞蹈。 3.聆听藏歌———感受风格 师:你们听过哪些藏族歌曲呢? 师:请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两首藏族民歌,仔细聆听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生:高亢、嘹亮;悠长、自由;豪放、震撼人心; 【导入】三、歌曲学习 1.发声练习。 师:尝试用悠远的声音唱一唱“听呀拉啊”这几个字,用歌声表现西藏那神奇瑰丽的一幅幅美景。 (念白)啊嗦 啊嗦 ︱马里 拉0 ︱啊嗦 啊嗦 ︱马里 拉0 ︱ (律动)跺脚 跺脚 ︱拍腿 击掌︱跺脚 跺脚 ︱拍腿 击掌︱ (X X ︱ XX X0 ︱ X X ︱ XX X0 ︱) 2.初听歌曲。 师:想知道把这段悠长的旋律放到歌曲中会是什么效果呢?请聆听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说说歌中都唱了些什么? 师:“日喀则”读KA,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在藏语中“日喀则”表示肥沃的土地、美好的庄园。“啊嗦啊嗦 马里拉”是藏族歌曲中的衬词,烘托歌曲欢快、热闹的气氛。 3.难点解决: ①再次演唱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猜一猜藏族孩子唱着长长的吆喝时会做些什么动作?(邀请朋友的动作) ②最后一个“啊”处是什么记号?为什么要用下滑音记号?(师范唱有、无下滑音,让学生体会比较) 师:请大家用兴奋而短促的声音唱下滑音“啊”,来表达那份对家乡的赞美! 4.复听歌曲 师:从同学们悠扬的歌声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日喀则那一串串轻轻一咬就能流出蜜汁的紫葡萄和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冰糖,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啊!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生:三段) 5.学唱一、三两段 ①比较一、三两段的异同 ②跟琴用“lu”哼唱 ③师生合作唱 ④生生合作唱 6.学唱第二段 ①生唱一三段,师唱第二段 ②第二段曲调比较蜿蜒曲折,有几小节的旋律是相同的。③生跟着琴唱一唱曲谱 ④把歌词带入唱一唱 ⑤比较“拉”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