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6770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竖笛练习

日期:2024-06-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6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竖笛,练习
  • cover
第五课时 月 日 总第 课时 竖笛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学习吹奏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结合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吹奏《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 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三、学习、感受与探索。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1、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练习的第一行节奏和第二行节奏有什么特点?(相同) 2、让学生读节奏,找出难点(切分节奏),并讲授。 3、根据拍号和第一小节,讲授弱起小节。 4、师范读。集体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师:如果把这条节奏变成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 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范唱或听录音机范唱。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前面的练习。大家试着填词演唱歌曲。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谈感受。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师: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 生总结: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师: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呢? 生:唱歌。 四、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