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1986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易错题分类汇编-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656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鉴赏,词曲,汇编,分类,错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易错题分类汇编-诗词曲鉴赏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 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 (2)素: _____ (3)盈盈:_____ (4)脉脉:_____ 5.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6.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和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之情。 7.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 理解古诗《马诗》 马 诗 大漠沙如雪,_____。 _____,快走踏清秋。 8.把古诗补充完整。 9.“似”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意思是_____,它与诗句中的“_____”字意思相同。 10.“大漠”的意思是_____,“燕山”借指_____。“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 1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钩”指 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把_____比作“钩”。“_____”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12.这是一首借_____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_____,借此表达自己_____的遗憾之情。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_____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 ”这两句诗表达了这种感情。 14.下列对“沙如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给人清冷、荒凉的感觉。 B.沙子本身就像雪一样洁白。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的特点。 16.本诗体现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 17.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 18.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_____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9.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_____。 素:_____。 盈盈:_____。 脉脉:_____。 20.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_____,又可称为_____。 21.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 22.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它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它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23.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24.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_____。 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