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2145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儿行千里母担忧》课件(共20张PPT内嵌音频)

日期:2025-05-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62588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音频,内嵌,PPT,20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儿行千里母担忧》 复习巩固 京剧是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昆曲、吹腔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复习巩固 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1、判断唱段中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2、结合教材能否知道唱段中的人物是谁? 欣赏并思考 1、判断唱段中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2、结合教材能否知道唱段中的人物是谁? 老 生 秦 琼 《儿行千里母担忧》 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该剧讲述了秦琼被奸人所害,押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岗寨上众英雄及押解官罗周等前来搭救的故事。今天学习的唱段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 《儿行千里母担忧》 唱词: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一不是响马与贼寇,二不是歹人(吶)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吶)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聆听并思考: 1、谈一谈老生的发音与音色的特点; 2、唱腔和板式。 《儿行千里母担忧》 发 声: 音色特点: 大嗓 真声 位置靠前 平和 悠远 老生的发声与音色特点 西皮: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慨的情绪。 二黄: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深沉、犹豫、肃穆、悲愤的情绪。 京剧的唱腔 《儿行千里母担忧》属于西皮 京剧的节拍和节奏形式叫板式。 一板三眼类(四拍子) 慢板、快三眼等; 一板一眼类(二拍子) 原板、二六等; 有板无眼类(一拍子) 流水板、剁板等; 散 板 类(自由拍子) 摇板及散板。 京剧的板式 《儿行千里母担忧》属于流水板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一不是响马与贼寇,二不是歹人(吶)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吶)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一段) 上口字 1、波浪音: 请学生坐好,身体保持正直,伸出右手,手心朝下,做波浪的动作,用“yi”和“a”做母音进行练习。 2、螺旋音: 请学生伸出右手,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练习“yi……”、 “a……”。 吊 嗓 ▼ ▼ ▼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 ▼ ▼ ▼ 一不是响马与贼寇,二不是歹人(吶)把城偷。 ▼ ▼ ▼ ▼ 杨林与我来争(吶)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一段) 注:蓝色三角处为过板演唱。 ▼ ▼ ▼ ▼ ▼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 ▼ ▼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舍不得老娘(呃)白了头。 ▼ ▼ ▼ ▼ ▼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二段) 注:蓝色三角处为过板演唱。 ▼ ▼ ▼ 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 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 ▼ 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三段) 注:蓝色三角处为过板演唱。 认识京剧中的文场 月 琴 京二胡 京 胡 小三弦 辨别京胡与京二胡 京胡 京二胡 外形大小 音色 京胡 京二胡 稍小 稍大 低沉、浑厚 刚劲、嘹亮 板鼓 大锣 小锣 铙钹 认识京剧中的武场 欣赏 音乐故事 聆听与思考 聆听四个片段,辨别京剧的文武场。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四: 京剧--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但是京剧唱腔复杂,不容易掌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京剧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我们身上大放异彩。 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