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24076

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4048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道德,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
  • cover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特点。 2.知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 3.区分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法律范畴,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了解法律的作用。 难点: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相关资源 《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视频、课文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课件展示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师: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哪些法律有关? 【课堂活动】 二、生活与法律 师: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 师:法律无时不在: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图片展示以下图片: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师:法律无时不在: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小采访: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 (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师: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活动一:认识我国三大实体法 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和相关定义解释: (1)刑法 提问:什么是刑法? 解释: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条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民法 解释:民法是维护人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3)行政法 解释: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共提供服务。 师: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刑法、民法与行政法,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罪的道路。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过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者我们的正常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意识。 三、法律作用大 展示阅读角: 师归纳法律的作用: (1)法律如同指南针,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3)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4)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正义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承转: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活动二:学会依法维权 展示以下图片和问题: 师: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师小结: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