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25778

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1.1 昼夜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220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科学,下册,人版,夜的,形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昼夜的形成(同步练习)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核心素养】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球的运动。(重点)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的形成。(重点) 3.会通过分析或模拟实验判断谁先迎来黎明。(难点) 一、填空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小时。 2.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_____。 3.地球是个_____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 是_____,背对太阳的那面是_____。 4.把大转椅当作地球,小明坐在地球“大转椅”上,他让椅子自西向东转,发现周围的景物会_____转;椅子自东向西转,发现周围的景物会_____转。 二、选择题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地理位置越是靠近( )的城市,就越先迎来黎明。 A.北边 B.西边 C.东边 2.“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公转运动C.地球上看到的星空变化 3.自然界中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B.地球不转,太阳围着地球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C.地球自转 三、判断题 1.在同一天中,先看到日出的地区会后看到日落。( ) 2.在做昼夜形成的模拟实验时,可以用透明玻璃球模拟地球。( ) 3.地球绕地轴自转过程中,地轴有时倾斜,有时竖直。( ) 4.“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 四、实验探究题 1.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过程:(1)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分成了哪两部分;(2)在地球仪的某个地方插一个大头针,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观察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_____,背着“太阳”的那面是_____。 (2)在地球仪转动的过程中,同一个地方(即插有大头针的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_____,正对着“太阳”时,是_____,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_____。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朝向太阳的那面是_____,背对太阳的那面是_____。地球不停 地_____,就产生了_____现象。 2.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实验目的: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步骤:(1)科学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个圆圈模拟_____。在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_____”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同学身上贴上“_____”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手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_____。 (2)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太 阳”;然后大家再按照自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迎来“太阳”。 实验记录: 地球转动方向 谁先迎来黎明 自西向东(逆时针) 北京 自东向西(顺时针) 乌鲁木齐 事实是北京比乌鲁木齐更先迎来黎明。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 自西向东 24 地轴 不透明 白昼 黑夜 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二、 1.C 2.A 3.C 4.B 三、 1.× 2.× 3.× 4.√ 四、 1.实验现象:(1)白天 黑夜 (2)黎明 正午 黄昏 实验结论:一半 白天 黑夜 自转 昼夜交替 2.实验步骤:(1)地球 北京 乌鲁木齐 太阳 实验记录:自西向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