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53479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0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推理,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1.“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推理是正确的;“放火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电信诈骗行为不是放火行为,所以,电信诈骗行为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个推理是错误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理结构是影响结论的正确与否的唯一因素 ②推理结构不正确,它就是无效的推理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考察。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总书记说:“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由此观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 ) ①体现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 ②使用的是演绎推理方法 ③从实际出发,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 ④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来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某活动的情况。甲说: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乙说:如果小张没有参加,那么小李也没有参加;丙说:小李参加了;丁说: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没有参加。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正确,由此可知( ) A.甲说的不正确,小张没参加 B.乙说的不正确,小张参加了 C.丙说的不正确,小张没参加 D.丁说的不正确,小张参加了 4.伽利略指出:“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这表明( ) A.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B.推理的内容会随着人们认识的需要、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C.推理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建立新理论 D.要推出真实的结论,需要有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5.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一译文( ) ①表述中有逻辑问题,不符合矛盾律 ②表述中有逻辑问题,不符合排中律 ③既包含直言判断,也包含关系判断 ④属于类比推理,其结果具有或然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7.将“他又不是学生,何必那么刻苦读书”这个推理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分别是( ) A.学生要刻苦读书,(大前提)他又不是学生,(小前提)何必那么刻苦读书。(结论) B.学生要刻苦读书,(小前提)他又不是学生,(大前提)何必那么刻苦读书。(结论) C.学生要刻苦读书,(结论)他又不是学生,(大前提)何必那么刻苦读书。(小前提) D.学生要刻苦读书,(结论)他又不是学生,(小前提)何必那么刻苦读书。(大前提) 8.“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推理是正确的;“放火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电信诈骗行为不是放火行为,所以电信诈骗行为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个推理是错误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思维形式结构对结论的正确与否起决定作用 ②思维形式结构不正确,它就是无效的推理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考古学家发现的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