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64401

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复习知识点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2087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复习
  • cover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隋的建立 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的统一 时间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治国措施 措施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 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开通条件 经济条件:隋文帝的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条件:隋朝国家统一 自然条件: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一条: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自北向南)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自北向南) 开通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注重才能。 2、过程 ①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⑤北宋: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⑥明朝:八股取士。 3、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隋朝:581--618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②直接原因:隋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 隋炀帝统治残暴的表现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③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 第2课、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李 渊(唐高祖),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627年年号“贞观”)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善于纳谏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 用人唯贤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政治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 三、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统治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