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77133

17 声声慢26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版语文基础职业模块上册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9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声声,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版
  • cover
声声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背诵 体味词的声律之美, 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在词作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法】 朗读、对比阅读、探究学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乐 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终始呢?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问: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愁 什么样的“愁”———离愁 插入李清照生平简介(先让生回答师做最后总结) [明确]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我们来看她的一篇后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全班齐读 正音:觅(mi) 凄(qi) 戚(qi) 还(huan) 盏(zhan) 乍(zha) 范读 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在感情上,与〈醉〉的共同点是什么?———愁” 问: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 (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略)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三、鉴赏 1.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寻寻觅觅” 表现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乡而产生的一直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 描写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声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晚年时,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退寒解忧,只有苦挨着残年。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