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84811

1.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日期:2025-10-1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7632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2023,必修,人教,生物,学期,高一
  • cover
(课件网) 1、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2、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①内容: ②意义: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可总结为: 动物体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植物体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个体(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高 倍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2、熟练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有光圈)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压片夹 通光孔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3.压片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到快接近玻片约为0.5厘米时,停止下降,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4.调焦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清的物像更加清晰 6.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5.低倍镜下寻找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移玻片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高倍镜下视野会转暗,调节方法:1.将光圈由小变大;2.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不准“动粗”) 三、有关显微镜的考试应用 1.镜头的区分 主要依据--是否 有螺纹 螺纹 长 大 小 短 2.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长 短 大 小 目镜 物镜 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反比 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比 3.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实质:物镜和玻片的距离直接与物镜镜头的长短相关,而物镜的长短又与放大倍数呈正比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4.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物象大小、细胞数目、视野范围的关系 物像大小 视野范围 视野 亮度 细胞数目 高倍镜 低倍镜 小 小 大 暗 亮 少 多 大 5.放大倍数的含义 (1)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例:放大倍数的变化:10 ×10 10 ×40 细胞单行排列8个 看到原来直径的1/4 2 个 细胞均匀分布64个 (或充满) 看到原来面积的1/16 4个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原数目/放大倍数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原数目/放大倍数的平方 6.成像的原理 原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即物像与实物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