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91596

六年级下册2.5《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52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灾共同体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到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灾难面前,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2、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 教学难点: 1、如何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和减灾意识。 2、让学生深入了解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了解自然灾害相关知识。 2、准备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准备板书笔和板书工具,做好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自然灾害吗?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自己遇到过的自然灾害,例如龙卷风、地震、洪水等。 教师:听取大家的故事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思考,我们该怎么应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哪些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知识点讲解(20分钟) 教师:同学们,中国历史上遇到过哪些重大的自然灾害?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 教师:对于这些自然灾害,中国人民是怎样应对的呢?(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教师:不错,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的抗灾精神也启示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以志愿者为代表的平凡人在抗灾中的事迹。 (讲解志愿者的事迹) 【举例:2013年雅安地震中,一名叫做“熊猫妈妈”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灾区,协助救援队员进行救援工作,为灾区人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教师: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应对灾害。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讲解减灾共同体的概念) 【减灾共同体是指在自然灾害面前,各个社会成员和组织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减灾理念、减灾技术和减灾行动,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网络。这个概念强调了人类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该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共建共享,而不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 减灾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各方面的合作。政府在制定减灾政策、提高灾害预警能力、组织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也能够通过捐款、捐物、提供技术和人力等方式为灾区人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减灾共同体的建立不仅能够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人类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灾难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认识到以志愿者为代表的平凡人在抗灾中的事迹,以及认识到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三、互动讨论(10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什么认识和理解?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自己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不错,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么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自己能够做出的贡献,例如捐款、捐物等。 教师: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减灾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参与到减灾共同体中。 (引导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进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