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生命绽放光彩 ———疫情后 “生命与使命”的思考 【设计背景】 中国知名的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教授指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超越生命。 这个寒假,同学们过得与众不同,一场猝不及防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推动我们去思考那些凝重的人生课题。经历了疫情,更感知生命的脆弱和可贵,通过本节班会,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美好与珍贵,产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积极情感;认识威胁生命的因素,形成安全保护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尊重生命意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努力让生命绽放光彩。 【教育对象】 高一年级 【教育目标】 利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来之不易,感悟生命的价值; 挖掘身边资源和素材,带领学生体验身边人对生命的珍惜、敬畏和守护; 引导学生面对疫情,用积极的心态、有担当的情怀笑对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PPT、音乐及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素材、公益绘本《使命是什么?》 【实施过程】 一、生命的诞生 1.教师导语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过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假期。相信同学们都通过多种渠道关注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有很多震撼、感动、温暖的画面依旧在我们的脑海中。老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武汉有这样一个名叫“石榴”的宝宝,出生前,爸妈都确诊了新冠肺炎。刚出生,他不得不和父母暂时分开。央视新闻《武汉云守护石榴宝宝》网络直播中,一直在线守护他的“云爸云妈”们隔空投送各种祝福。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石榴”那样慢慢长大的,而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诞生的呢?下面请大家认真欣赏视频《生命的诞生》。 2.欣赏视频《生命的诞生》 3.学生分享感受: 听完小石榴的故事以及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4.教师小结 有那么多人的默默守护,才有每个生命的美好,医者仁心的大爱迎接每个生命来到人间。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带着温暖和爱,好好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再把这种温暖和爱,传递出去,让每个人的生命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新闻报道以及视频的方式,旨在从生命最初让学生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并可以由此联想到自己这个生命个体的独一无二性。 二、生命的顽强 1.教师导语 和动物相比,在我们人类生命诞生的最初,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可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生命,才给予了世界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即便在这场猝不及防的战“疫”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生命的顽强。老师想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让我们一边聆听一边阅读。 2.观看文章《“封城”21天,我在武汉看见生命的顽强》(http://www./politics/2020-02/13/c_1125569802.htm) 3.学生分享感受或感人的故事 回忆疫情期间这么多感人、温暖的画面,现在的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吗?或者你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看到的、听到的感人小故事。 4.教师小结 正如我们同学所分享的一样,生命从诞生之后,就注入了“顽强”的力量。2020年的春节,真的没有那么的美好,看着每天不断攀升的数字,所有人都感慨抗疫之路好难、好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难”,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温暖的瞬间,让我们知道疫情虽难,但生命顽强,人心很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在疫情中,武汉封城后不同身份人的表现,让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感受生命在灾难面前的顽强和不屈不挠,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关于生命的话题。 三、生命的意义 1.教师导语 武汉封城后,商户关门、小区封闭、不时传来坏消息,焦虑害怕疲惫的百姓为什么还会自发呐喊“武汉加油”?受了伤,步履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