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13951

24《带上她的眼睛》(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10776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带上她的眼睛,2课时,课件,24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3.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屏幕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笼罩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2.说说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说的视角独特,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一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二、合作探究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设置悬念:(怎么可以带别人的“眼睛”去度假呢?带的是谁的“眼晴”?)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神秘氛围。 2.“我”带上这双眼睛去旅行,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我”去了草原,去看了小花,在小溪里洗手,感受草原的风,去看了月亮。“我”在感受自由惬意的同时,对小姑娘更加地疑惑,也好奇了。 3.旅行结束后“我”又做了什么?这双眼睛的主人是谁?她现在在哪儿? 回到工作中后,“我”对这双眼睛的主人仍是念念不忘,于是,就去设法揭开谜底。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在航行中失事的地航飞船唯一幸存的年轻女领航员。她现在在地心深处,她将一个人在那狭小的封闭的控制舱中度过漫漫余生。 4.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 “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三、课堂总结 1.写法探究 ⑴想象奇特,科学与幻想结合 这篇小说以奇特的想象记叙了“我”带着一双“眼睛”来到草原度假的故事,但也不乏科学依据,如对地心探索工程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文章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中,令人读时兴趣盎然,读后回味无穷。 ⑵构思奇特,巧设悬念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比如那一支始终飘浮在空中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种悬念的构思,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又使情节波澜起伏。 2.主旨归纳 这篇科幻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度假的故事,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 四、拓展延伸 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是小说透露出来的作者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不乏睿智的情怀。比如 “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