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心出发,疫路同行 ———科学防疫 高中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目录 01 心理调适篇 02 科学防护篇 03一直没“阳”小tips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春暖花开,美好将至。新学期是新征程更是新起点。疫情防控政策迎来了重大调整,我们的生活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01 理性认知篇 根据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 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 1.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3.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乙类乙管”指的是什么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调整为乙类乙管是一种依法、科学、有序的动态调整, 不是完全放开不管, 调整目的是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 更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乙类乙管” 根据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 1.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3.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乙类乙管”指的是什么 02 科学防护篇 请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少接触、不聚集。 提醒家长朋友们近期尽量减少外出,做好开学相关准备工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的感染。 1.不麻痹,不大意 戴口罩,要坚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2.戴口罩,要坚持 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3.勤洗手,讲卫生 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4.讲科学,强免疫 一直没“阳过”, 需要注意什么? 这5张便签请查收! 请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保持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升防病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