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制作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制作电动补给舰,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补给舰由多个系统组成。 (2)科学思维:在制作补给舰的活动中,能够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条件及时调整制作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探究实践:会通过实验测试补给舰的载重量和行驶速度,并根据结果进行调试和改进。 (4)态度责任:愿意就补给舰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分歧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设计制作方案。 新知导入 电动补给舰设计方案调整、修改和完善的怎么样了? 小组合作,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准备好需要的材料,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制作顺序,开始制作我们的电动补给舰吧。 新知讲解 一、制 作 材料 超市 小电机 电池盒 导线 螺旋桨 空矿泉水瓶 木条 冰糕棍 小木盒(货舱) 皮筋 小开关 胶带 塑料胶套 胶枪 新知讲解 严格按照图纸标明的尺寸、结构、形状及其他要求来完成制作。 制作要求 新知讲解 制作方法 ①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好材料与工具 ②将小电机固定在木条上 ③将螺旋桨固定在小电机的金属轴上 新知讲解 ④将冰糕棍固定在两个矿泉水瓶上,做成船体和甲板 ⑤将固定有小电机和螺旋桨的木条固定在船体甲板上 ⑥安装电池盒,连接导线 新知讲解 二、表达交流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新知讲解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在粘贴小电机和木支架时出现不太牢固的现象 可以使用胶枪,不仅牢固,还能防水。 连接小电机的电路中没有开关不太方便 加装了一个小开关 新知讲解 三、活 动 我们的补给舰能运载多少物资?能跑多快?通过实验来实际测试一下它的承重量和行驶速度。 新知讲解 实验材料 水槽 水 秒表 皮尺 质量相同的钩码 新知讲解 实验过程 ①在水槽一端打开补给舰开关 ②每次打开前依次在载物仓内放入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 ③当补给舰停止后,测量它跑过的距离(开始和停止两次风扇轮之间距离) ④补给舰沉入水底前一次的载重量为最大 ⑤及时计时,计算每次载物速度 新知讲解 ( )组实验记录 运载量 运载距离(厘米) 时间(秒) 速度 最大运载量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新知讲解 四、反思评价 补给舰能在水 面上行驶吗? 测试中有没有 出现其他问题? 解决办法 能 当运载物资时,补给舰没有向前行驶 改进动力系统 能 放物资的船舱有点小 再配备一个船舱 新知讲解 小组同学全部满意之后,再把它展示给其他同学,请他们对我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看看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堂练习 1、在经历了电动补给舰的制作和测试过程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试时,需要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B.制作之前,我们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制作顺序 C.我们在改进时,只需要听取老师的建议就可以了 2、在测试过程中,随着放入的重物慢慢增多,补给舰的浮力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风扇式螺旋桨应当安装在( ) A.电动机的金属轴上 B.补给舰的甲板上 C.补给舰的船舱里 C A A 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制作电动补给舰,我们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补给舰由多个系统组成。在制作补给舰的活动中,能够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条件及时调整制作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会通过实验测试补给舰的载重量和行驶速度,并根据结果进行调试和改进。在制作过程中,愿意就补给舰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分歧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设计制作方案。 板书设计 制作补给舰 1.准备材料工具 2.固定小电机 3.固定螺旋桨 4.做成船体和甲板 5.固定木条在船体甲板上 6.安装电池盒 作业布置 为了参加科技制作大比拼,小组合作制作一块作品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补给舰的设计意图、功能、基本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