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09774

2022-202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3﹡《马说》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601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马说,教师,学生,练习,同步
     23* 马说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呜呼(wū)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cè)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不以千里称也  (  )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 (5)安求其能千里也 (  ) (6)策之不以其道 (  )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执策而临之 B.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才美不外见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食之不能尽其材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本文作者韩愈,宋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C.“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 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6.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6)全文的主旨句是:    阅读理解 7.阅读下列两个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冑: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虽有名马      故常奇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介胄而驰 C.食之不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 D.不以千里称也 不幸相继以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    ②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答:    (3)【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答:    (4)【甲】【乙】两文均是借马说人,说说两文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寓意。 答:    素养提升 8.对于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光明中学八(1)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反方:“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   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辩论中来。 (1)如果这场辩论赛由你主持,请你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营造氛围。(80字左右) 答:    (2)以上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   ,因为:    (3)作为主持,还需要你来结束话题。请你写一段话,圆满完成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