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751127

【核心素养目标】甘教版信息技术八上 3.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案

日期:2025-02-0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253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目标,教版,信息技术,分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甘教版八上信息科技 3.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上 教材分析 教材以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觉践行信息社会责任为理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逐步掌握信息科技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高创新能力,夯实信息社会责任,发挥信息科技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为数字强国培养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2、计算思维:对于给定的任务,能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实施步骤,使用分支结构简单描述实施过程,通过编程验证该过程。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4、信息社会责任:强自我判断意识和责任感,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 重点 1、理解并掌握 Python 语言中关系和逻辑表达式的运用;2、了解分支结构语句的执行过程;3、理解分支结构在程序中的作用。 难点 1、熟悉两种分支结构语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加法计算训练时如何让计算机当裁判?正确的答案给予鼓励,错误的解答给予纠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先根据条件做出判断,依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下面的哪一种操作,这就要用到分支结构程序。分支结构也被称为选择结构,通常用if语句来实现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而其中的判断条件则是由关系或逻辑表达式来表达的。播放短片引出今天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观看视频思考:Python中的如何实现判断语句? 激发学生对Python编程的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Python 语言中两种重要的表达式:(1)关系表达式;(2)逻辑表达式。Python的七种关系运算符。关系表达式是用关系运算符把常量、变量、函数或表达式等连接起来的式子。(1)关系表达式的值是逻辑型的量;(2)关系表达式成立,值为“True(真)”;(3)关系表达式不成立,值为“False(假)”。Python中的逻辑表达式指的是由逻辑运算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表达式连接起来。注意:(1)逻辑表达式可以表示组合条件,例如数学上的 00 (3)(x>0or y<=5)(4) y>=x**2(5)not a==b(6)y<2*sqrt(2)(7)x in range(1,10,2) (8)(y>2*sqrt(2) and x的分支判断。双分支 if 语句的格式if <条件>: <语句组A>else: <语句组B>双分支 if 语句的执行过程:(1)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即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True”);(2)若成立,则执行<语句组 A>,然后跳过 else 行和<语句组 B>,直接执行后面的其他语句;(3)否则,则跳过<语句组 A>,而去执行 else 部分的<语句组 B>,然后继续执行后面的其他语句。注意:if 引导词代表<条件>成立,而 else 隐含<条件>不成立或者说相反<条件>成立。从键盘输入自变量x的任意数值,求解下面函数y的值:在Python集成式语言环境下打开程序代码编辑器,编辑、保存、运行程序段 p41.py,运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