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760267

初中信息科技浙教2020版八上第2课常用数据类型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35033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信息,科技,2020版,2课,常用
    第2课《常用数据类型》 浙教2020版八上 【共1课时】 教师:沈洲锋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介绍了常用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布尔型和列表,这些常用数据类型的学习,是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的基础,是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的基础。整型、浮点型是能直接进行四则运算的,可以处理常见的数值计算问题;字符串类型数据在第1课的input和print函数中都有涉及,本课中将进一步地深人理解;布尔型是后面学习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基础,了解它将有助于对两种结构的学习和理解;列表作为Python语言中的特色存在,了解它将有助于for循环结构的学习和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为Python入门学习的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鉴于程序设计知识的抽象性,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本课中变量和赋值的概念较难理解,若教师讲解的过多过细,则学生学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为了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需要在初步学习阶段让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的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验证性学习,在一次次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目标: 1、了解Python常用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列表和布尔型。 2、初步掌握字符串、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 3、理解变量的概念和命名规则,掌握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Python常用数据类型,字符串与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变量的概念和命名规则,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难点:字符串与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变量的概念。 资源准备: Learnsite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描述)及时间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观看视频《大数据时代》,引出数据的话题。 【导入提问】(3’) 教师提问:数据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出门看天气,天气预报上都有些什么数据信息呢? 通过简单讨论,学生基本了解今天要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知】 【活动一:数据分类】(5’) 1、图表中传达的信息有很多分,Python程序在处理这些数据时需要分为若干种不同的数据类型。通过数据分类图表,试一试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吧! 2、教师总结:数据因各自的特征不同,在程序设计中需要区分处理,是后续程序设计的基础。 【活动二:数据存储】(10’) 程序中的数据,需要保存到计算机的内存中,为了方便存取内存中的数据,需要给内存中存放数据的位置用字符作标记,这个字符就称为“变量”。 1、变量的定义:是指其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量,一般需要先定义再使用。在Python中直接赋值即可创建任意类型的变量。 教师展示一段如下图的小程序,提问:输出a的值是多少? 2、变量的命名 (1)只能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2)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与关键字同名(关键字是预先保留的标识符又称保留字) 教师展示几个变量的命名,请学生判断命名是否正确。 3、变量的赋值 赋值语句格式:变量名 = 表达式 教师展示不同数据类型的赋值语句,学生观察并理解。 【活动三:数据处理】(15’) 1、字符串和列表的索引操作 索引:访问字符串或列表中特定位置的字符或元素。 格式:变量名[位置序号] 教师讲解正向索引和反向索引中位置序号的标注方法,学生观察图表,回答问题:程序输出结果? 2、字符串和列表的切片操作 切片:访问字符串或列表中一部分序列。 格式:变量名[起始位置序号:结束位置序号:步数](不包含结束位置序号元素) 教师讲解切片的含义和方法,学生观察图表,回答问题:程序输出结果? 3、巩固知识,完成练习 学生在Learnsite学习平台完成选择题练习。 教师分析、评价与总结。 【活动三:拓展学习,完成程序编写】(5’) 依据图片信息,完成编写一个简单的一周内天气查询程序。 【课堂小结】(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