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781595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 - 第一单元《唱歌 小蚂蚁》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3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稿,第一
  • cover
《小蚂蚁》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由蚂蚁的习性入手,引申到生活中人人都应有礼貌、讲文明,歌曲生动有趣,具有进行曲风格,刻画了小蚂蚁“团结友爱在一起”的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节奏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节奏相同。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并感受歌曲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2、能力目标。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蚂蚁》。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小蚂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和做集体游戏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集体协作能力。 二、 教法分析 音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应把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节课选择了如下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听赏一下歌曲旋律,为歌曲的学习做个铺垫。 其次通过听、学、唱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唱和律动,使学生能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图片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采用引话、图片法创设情景: 我说,以前我们学习过儿歌《两只老虎》,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动物有关的歌曲。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出示什么? 随后在说说小蚂蚁的基本常识。最后把图片《小蚂蚁》贴到黑板上。(板书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歌曲视频,熟悉歌曲的旋律。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中,并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课的目标奠定基础】 三、学唱歌曲,感受情绪 第一环节: 1、记忆歌词 学生独立记忆、师生开火车记忆 2、请同学们一起聆听歌曲、一边默唱。 3、请同学们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轻声跟唱。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分乐句学唱歌曲。 5、请同学们听着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唱,不知不觉地熟练了歌曲的演唱能力。】 第二环节: 1、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演唱歌曲,一人唱一句。 2、请两名同学跟着伴奏演唱歌曲,一人唱一段。 3、分成四个小组,一组唱一个乐句,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4、排成整齐的队伍,边唱边表演有秩序的小蚂蚁。 5、歌曲分曲四个乐句组成,边唱歌曲边走路,每唱一个乐句时就变换一次方向。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四、课堂小结 快要下课了,老师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 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此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式的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又强化了教学目标。】 最后,教师期望学生学唱了歌曲《小蚂蚁》都应该像小蚂蚁一样有礼貌,做事情有秩序的好孩子。 五、教学预设效果 在学习歌曲时,主要采用了听唱法,默唱法,让学生边听教师范唱、录音范唱,边听音乐边进行律动练习等方式,体会歌曲情绪,感受节奏的不同,逐步学会歌曲。歌曲的歌词记忆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