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896

【高考零距离】2014—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上海专用)【配套教案】(考点解读+教学归纳+分类解析)第六章第32讲——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 机械波综合应用考点解读(2份)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630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机械,解读,考点,第六,应用,综合
    教案(32)———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 机械波综合应用考点解读 考 点 解 读 学 题 目 分 布 波的干涉 知道波的叠加.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A 08年上海高考第21题 波的衍射 知道波的衍射现象以及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A 07年上海高考第9题中波的图像及v=fλ 续 表 考 点 解 读 学 题 目 分 布 演示实验 1.波的干涉 2.波的衍射 教学目标 1.能知道波的特性: 波的叠加、干涉、衍射. 2.能解决振动和波较综合性问题. 教师归纳 1.两列波稳定干涉的条件 必须频率相同,这是必要条件之一. 2.叠加原理 两列波重叠区域每个质点的振动情况是两列波引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和,满足矢量运算的法则. 3.两列完全相同的波的叠加 (1)加强点的条件: 波程之差为半个波长的偶数倍. (2)减弱点的条件: 波程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 4.波的衍射 一列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形成明显衍射的条件是: 障碍物或小孔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 5.振动与波的综合问题 (1)波的周期等于振动的周期 (2)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 (3)波的速度v=λf与振动速度不能混淆. 分类剖析 (一)干涉与衍射                  例1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 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B.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d质点振动都最强 C.a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D.再过后的时刻a、b、c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析】 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 振动最强,这不难理解.但是d既不是波峰和波峰叠加,又不是波谷和波谷叠加,如何判定其振动强弱?这就要用到充要条件:“到两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最强,从图中可以看出,d是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到S1、S2的距离相等,所以必然为振动最强点.本题答案应选B、C. 【点评】 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振幅,而振 幅不是位移.每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是在不断改变的,但振幅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振动最强的点无论处于波峰还是波谷,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例2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 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解析】 由波的干涉知识可知图中的质点 A、B、E的连线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叠加是加强区,过D、F的连线处和过P、Q的连线处波峰和波谷叠加是减弱区.C、E两点是振动的加强点,不可能静止不动.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在图示时刻,A在波峰,B在波谷,它们振动是加强的,振幅均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均为10cm,此时的高度差为20cm,所以B选项正确. A、B、C、E均在振动加强区,且在 同一条直线上,由题图可知波是由E处向A处传播,在图示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C点向水面运动,所以C选项正确. 波的周期T=λ/v=0.5s,经过 0.25s,即经过半个周期.在半个周期内,质点的路程为振幅的2倍,所以振动加强点B的路程为20cm,所以D选项正确. 【点评】 关于波的干涉,要正确理解稳定的干涉 图样是表示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相对稳定,但加强区和减弱区还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