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24724

17.2《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196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2,2022-2023,模块,基础,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林语堂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评价一位文人:“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实力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②1069-1085,变法中,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后知杭、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黄州。 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入朝任要职、召还,遭两党攻击,出知杭、颍、扬、定州。 ④1093-1101,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打击旧党,被惩处,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贬儋州。州。 坎坷的一生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背景资料】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苏轼以诗文讽喻新法,他的政敌就摘取他诗文中的句子,罗织罪名,把他送入监狱,欲置之死地)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贬儋州。 解题 ①念奴娇 ②赤壁怀古 词牌名 标题,蕴含写作内容 ③怀古 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知识归纳:怀古诗词 “怀古诗词”是一种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感情寄托的诗歌类型。 选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 情感:借登高望远、叹咏史实、怀念古迹等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内容:一般包括述史和咏怀两部分, 手法:多用对比手法 ①古人与诗人的对比 ②永恒与短暂的对比 ③盛与衰的对比 ④今与昔的对比等。 一、正音 公瑾(jǐn)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qiáng lǔ) 早生华(huā)发 还酹(huán lèi)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①作者由“大江东去”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手法? 分析鉴赏 A 作者想到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古以来众多的英雄人物淘尽在这汹涌波涛之中)。 B 起兴手法,引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起笔豪放中略见苍凉。 上片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片主要写景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思考:这几句点明了什么? 地点:故垒、赤壁 时间:三国 人物:周瑜 事件:赤壁之战 照应上文“千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